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

原创 一个德国工程师看完中国工厂后,说了一句让所有欧洲人沉默的话:中国的工厂,不再是世界的代工厂,而是世界的样板间

我刷到那个德国工程师马丁的故事,心里挺有感触的。奔驰出来的老工程师,来中国前觉得中国制造就是仿。结果半年后人彻底服了。

原创             一个德国工程师看完中国工厂后,说了一句让所有欧洲人沉默的话:中国的工厂,不再是世界的代工厂,而是世界的样板间

我刷到那个德国工程师马丁的故事,心里挺有感触的。奔驰出来的老工程师,来中国前觉得中国制造就是仿。结果半年后人彻底服了。

他说自己第一次进车间时吓了一跳。整条线全自动化,焊接、检测、装配全是机械臂,工人只在屏幕前看着。德国那边还靠人工检测。马丁那句“你们不是在模仿我们,而是在超越我们”,我反复看了几遍。

我查了下,工信部的数据挺能说明问题。到2024年底,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9%,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0%。这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。那会儿还在喊“中国制造2025”,现在你发现,这口号已经变成现实。

原创             一个德国工程师看完中国工厂后,说了一句让所有欧洲人沉默的话:中国的工厂,不再是世界的代工厂,而是世界的样板间

我还找了商务部的数据。2024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超77%,光伏组件出口增长约38%。这不是靠便宜人工堆出来的,是靠技术和系统效率硬干出来的。连德国媒体《商报》都说,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速度“已经远超欧洲预期”。

马丁最震撼的其实是人。他发现车间里一群不到30岁的年轻人,在调试德国设备、编程自动线。你在德国,一个能独立调设备的工人往往要四十多岁。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,嫌脏、嫌累。可在中国,年轻人一边加班一边学PLC编程,还能顺手优化算法。

展开全文

我认识一个做新能源设备调试的小伙子,26岁。去年春节都没回家,蹲在生产线边上写控制逻辑。他说一句话我印象深刻:“我不是工人,我是让机器干活的人。”

原创             一个德国工程师看完中国工厂后,说了一句让所有欧洲人沉默的话:中国的工厂,不再是世界的代工厂,而是世界的样板间

这种心态,才是让人真正服气的。

德国一直讲“工匠精神”,讲一颗螺丝都要完美。但中国现在玩的是“系统精神”。不是一个人磨一颗螺丝,而是一群人让十万颗螺丝自动拧紧。一个靠手艺,一个靠体系。马丁说得对,中国不是在抄,是在改规则。

我查了下德国制造的情况。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,2024年制造业就业人数比疫情前少了近40万人。很多年轻人不想进工厂,宁愿去做咨询或游戏开发。而中国这边,工信部说2025届毕业生里,制造业相关专业就业意向上升了14%。年轻人不怕脏不怕累,怕的是没技术。

再看成果。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超过特斯拉(来源:路透社),宁德时代电池全球市占率52%(来源:SNE Research)。这已经不是“代工厂”能做到的事了。

原创             一个德国工程师看完中国工厂后,说了一句让所有欧洲人沉默的话:中国的工厂,不再是世界的代工厂,而是世界的样板间

我现在越来越觉得,所谓“中国制造”,早就不是“Made in China”那个味了。它更像是“Created in China”。只不过咱自己说的时候不太好意思。

但马丁也提到一点:这些年轻工程师的勤奋,是德国人羡慕的,也是他们做不到的。可咱们自己呢?他们拼命加班、调机、赶工,一年休息不到十天。效率和代价,往往绑在一起。

这事我也想过。中国制造能让世界服气,靠的确实是那群“在车间写代码”的年轻人。但他们是不是也该有点喘息的空间?

原创             一个德国工程师看完中国工厂后,说了一句让所有欧洲人沉默的话:中国的工厂,不再是世界的代工厂,而是世界的样板间

我现在看那些视频,德国人站在中国工厂里,眼神复杂。我其实也复杂。

他们看到的是我们看到的是代价。

真希望有一天,当别人再夸“中国工厂是世界样板间”时,我们能笑着回一句:是啊,而且我们的人,也活得更体面了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iwpa.cn/47462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